大氣網格化微型監測站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公司的熱門產品之一,它主要用來監測大氣污染6參數,其中PM2.5作為衡量一個城市及區域空氣質量優劣的關鍵性參數,它的精準性對后續環境治理工作開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
由于PM2.5污染本身具有連續漸變的特征,但網格化微站布點通常采用的是典型位置布控,因此布點位置的合理性以及監測體系設置的完整嚴密性成為了是否能真實反映被監測區內PM2.5污染的關鍵性因素。
我們在進行網格化微站布點時需要認真考慮以下2個因素:
1. 布點位置的環境條件。下墊面、周邊環境、植被等都需要考慮,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完成;
2. 監測點的體系:這涉及到監測點的區位、數量、類型等因素。
除了注意微站的布點外,我們在微站數據分析儀及對比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
1. 布點區域的氣象條件。監測數據回收風向、風速、降雨、溫度、濕度、地形等的影響,例如污染物的稀釋速度由風速決定,輸送方向由風向決定等;
2. 周邊環境條件。如果監測點附近氣體尾氣、揚塵、燃煤、工業排放等較為頻繁,那么在對比PM2.5的監測數據時,我們就需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再進行計算評估;
3. 空氣流向條件。這一因素通常發生在冬季,因為在冬天的時候,垂直方向很難與上層空氣對流,且低層的空氣污染顆粒物也不易被帶入上層空氣中混合稀釋。
值得一提的是,在監測區域內進行微站的多點布局是對大氣監測站的有效補充,也是全面反映區域內污染物種類、污染水平以及污染排放等實際情況的重要措施。此外,微站不僅成本低,且靈活性強、穩定性高,可有效針對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特定區域、特定污染物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